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实用技术 > 正文
银耳室内高产栽培
作者:佚名    实用技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45    更新时间:2017/3/29         ★★★

一、培养基制作:棉子皮100(千克,下同)、麸皮15、石膏粉3、尿素0.4。按配方称量、干拌后加水,尿素溶于水后加入,打散结团,拌均,含水量以用手紧握一把料指缝有水印为度。

  二、装袋、灭菌:拌好后尽快装袋,最好在6小时内结束,以防酸败。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600袋,装紧、扎实。并用金属尖器在袋正面打5个接种穴,穴径1.2~1.5厘米,擦净后用3.2厘米×3.2厘米见方的胶布贴紧。灭菌采用常压,胶布一面朝上,每灶灭2000~3000袋为宜。灭菌把握三点:①装灶后,须旺火猛攻,防漏气,最好在5小时内达100℃。②其后保持18~26小时。③达到灭菌时间,要趁热卸灶,以防胶布受湿。

  三、接种:银耳属中温型,宜春秋两季栽培(春季3~5月,秋季8~11月),如菇房升温、保温好,可冬季栽培。夏季可在山林栽培。接种时,料温需降至28℃以下。接种室用来苏水,或克霉王烟雾剂等法消毒。所用菌种要严格选择。接种时,在酒精灯火焰的保护下,用接种器提取菌种,快速打开穴口胶布,接入袋内、贴好胶布,整个过程越快越好。

  四、发菌:接种后把菌袋移入培养室或栽培室床架上。前4天保持温度28℃,不要超过30℃。5天后保持25℃为宜。6~7天时,菌丝基本封口,此时进行倒袋:一是检查发菌情况,二是剔除污染的菌袋,三是单摆于床架,为出耳做准备。温度不足可用炉火增温。发菌后期要加强通风。对污染轻的菌袋要及时用药物处理,重的要隔离、低温发菌。

  五、揭布增氧:10天后,菌丝向四周蔓延成圆状,当菌落直径达10厘米、穴与穴菌落连接时,进行培养室消毒,后把胶布拱起成黄豆粒大小孔隙,以加大供氧量,加快菌丝生长。再4天后,穴中渐出现白色突起成绒毛状的菌丝团,俗称“白毛团”,此时室温控制在20~23℃,相对湿度80%~85%为宜。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上出现浅黄色水珠,此时把袋子倾斜,排出黄水。一般接种后15~6天,穴内便逐渐出现白色碎末状幼耳,此时把胶布全部去掉,并在菌袋上覆盖消毒后的报纸,喷水、保湿。

  六、出耳管理:一般接种后18天,耳就出齐了。此后管理的办法是:用刀片沿出耳穴口边缘割去薄膜约1厘米左右,使穴口达4厘米。出耳期,每天向报纸上喷水1~2次,保持报纸湿润。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大时要避免烂耳:取下报纸,置阳光下曝晒1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进行1次,同时达到换气之目的。幼耳阶段喷水量、通风量加大,但要视空气湿度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接种后第24~29天时是生长旺盛阶段,袋温较高,要注意控温,甚至要整天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并配合喷水管理,防止通风后耳片干燥。到第30天左右时,子实体长到12厘米左右,应停止向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停水5~8天,耳片均厚,即可采收。银耳从接种到采收,一般35~45天。

 ( 来源:12396长治农业科技 )

 

 

实用技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实用技术:
  • 下一个实用技术:
  •  

      

    Copyright © 2003 - 2023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话:0374-2965381
    豫ICP备15012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