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南部小麦大面积中产变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成果信息
完成人:
季书琴李向东王汉芳张德奇郭瑞赵淑章吕凤荣谢耀丽杨新志杨皓
申报信息
成果简介:
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属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河南省中南部光热水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是该省小麦主产区也是最具增产潜力的区域。从2001年开始,在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重大攻关专项以及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发展专项资金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资助下,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对该区域小麦中产变高产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长达10年的系统研究和示范。通过系统分析该区域光温水资源特点和小麦生产实际,剖析了影响该区域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中产变高产技术措施,利用耕作栽培措施为技术途经增加其吻合度。利用适宜品种类型的光温反应特性、适宜的播期播量、节本高效的保墒技术来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资源,结合肥料施用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集成创新河南省中南部小麦大面积中产变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体系并应用于生产,实现了该区域小麦大面积高产。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内容如下针对河南省中南部光、温、水等生态特点,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产量潜力、抗寒抗旱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导、弱春性品种为辅助”的品种结构指导思想,改变了该区域以春性品种为主导的品种利用格局,增强了小麦越冬的安全性,提高了光热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了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为解决该区域小麦播种期及冬春干旱、土壤综合肥力偏低和氮磷钾养分不均衡等问题,研究建立了“玉米秸秆粉碎覆盖,免耕播种小麦”的耕作模式,蓄水保墒效果明显,为小麦播种创造了良好的底墒条件,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有效缓解了播种期和冬春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同时实现了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节本增效、高产稳产的多重功效。针对该区域小麦生产中重底肥轻追肥,小麦前期旺长、后期倒伏早衰的实际,研究完善并在豫中南地区实施了“氮磷钾合理配比”、“氮肥前轻中重后补充”的肥料运筹技术,对控制前期旺长,减轻后期倒伏早衰,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研究制订了以新型种衣剂种子包衣为基础,中后期多种病虫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为小麦高产提供了保障。通过近10年的系统研究,集成创新了豫中南地区小麦大面积中产变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进行示范,辐射带动河南省中南部实现了小麦大面积高产。2009年驻马店近千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25.5kg,比1999年平均亩产271.6公斤增加153.9公斤,年均单产增加是前10年的2倍。在方城县同一块地连续两年实现百亩连片强筋小麦亩产超650公斤,在该区域首次实现了超高产突破。先后在西平、方城、许昌、太康、唐河、邓州、上蔡等17个县进行示范,五年累计应用面积2559.3万亩,新增小麦17.1亿公斤,新增产值28.90亿元。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河南省小麦大面积高产区南移,带动河南省中南部实现了小麦由中低产向高产超高产的跨越式发展,为河南省小麦连续8年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