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483  更新时间:2019/4/18 18:41:2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成果首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
成果信息
申报信息
  • 公布年份:
    2018
  • 学科分类号:
    R735
  • 关键词:
  • 成果简介:
    食管癌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河南省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地区。食管鳞癌(ESCC)占食管癌总数的90%以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等基因变异和危险环境因素的暴露在该病的发生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近10年的研究,发现了一批与食管鳞癌易感相关的SNPs基因型、单体型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式,为食管鳞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高危人群预警、防制策略制定奠定基础。已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应用meta分析结合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发现DNA修复通路和代谢酶通路基因中与食管鳞癌易感相关的SNPs位点及其单体型,并发现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式可增加发病风险发现DNA修复通路XRCC1和XPD基因,以及代谢酶CYP1A1基因上多个与食管癌易感相关的功能SNPs基因型和XPD基因标签SNPs基因型,并发现这些基因上多个单体型影响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进一步MDR法发现多个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式可增加食管鳞癌发病风险高达2.2倍。 2.发现两个新的与食管鳞癌易感性相关的PLCE1基因标签SNPs位点及基因型,为探讨PLCE1基因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首次对PLCE1基因中rs10882379和rs829232位点与食管鳞癌关联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发现rs10882379位点突变基因型可降低ESCC发病风险19%。rs829232位点突变基因型可增加发病风险36%。单体型GCA、GTA均可能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40%和66%,而单体型ACG可能降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26%。 3.首次对C20orf54基因rs13042395位点与食管鳞癌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发现可降低食管癌风险的等位基因,为食管癌发病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该位点是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一个重要SNP位点,但是其与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该研究首次应用meta分析方法发现该位点T等位基因可减低ESCC发病风险(OR=0.95)。 4.发现miRNA靶基因ErbB4上的SNPs位点单体型可影响食管鳞癌的易感性,为食管癌的预防、监测、早期筛查、预后判断以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miRNAs相关SNPs与食管鳞癌易感性进行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发现miRNA靶基因ErbB4上的SNPs位点rs11614913和rs1595066均可降低食管癌发病风险,单体型AC和AT可以降低食管癌发病风险25%和35%,而单体GC和GT能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46%和33%。 该研究共发表高水平学术21篇,其中SCI收录12篇,中科院JCR二区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