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与应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543  更新时间:2022/7/22 0:26:2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河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与应用
引用
收藏
成果信息
项目年度编号:
1000700410
完成单位:
完成人:
孟庆香熊广成樊雷朱嘉伟江辉李昕苏新宏
申报信息
公布年份:
2010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成果简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该项目作为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选取粮食主产区长葛市为实证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技术,明确现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样本地区进行时空动态评价,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角度构建模式。项目在构建农村居民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结合,完成模式构建。资源节约主要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友好主要是围绕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发展。其中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评价分为集约利用、低度利用、粗放利用三级,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分为集约利用、基本集约、低度集约和不集约利用四级,环境友好分为不环境友好、临界环境友好、基本环境友好、全面环境友好四级,构建了48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该项目创新地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与环境相结合,强调在利用土地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并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土地信息系统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分配规律研究,并集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中的关键技术,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标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结合许昌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和长葛市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07年开始承担该项目的推广工作,在长葛市、襄城县和许昌县进行了应用和推广。长葛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为:城镇土地低度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土地粗放利用和低度利用为主、基本环境友好型。对示范点采取节地技术和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其他要素的生产潜力,促进各项产业的更新升级与集约发展,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效益主要来自节约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选择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和其他5种主要农作物,每节约一亩地可实现经济收益1500-2000元。社会效益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生态效益主要是通过在村庄内部及周围种植绿化林和防护林,吸收CO<,2>、SO<,2>等有害气体及分解有害物质,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气体以及阻挡风沙的侵入、调节气温、增加湿度。项目实施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可行的,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 (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