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决策参阅 > 正文
《决策参阅第十七期》  如何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
作者:佚名    决策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583    更新时间:2014/9/15         ★★★

17

(总第240期)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二O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如何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

纪志耿   黄婧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关于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和普遍关注。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初步答案,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样才能吸引住青年人才,造就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但是在现实主活中,农民似乎还很难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似乎已成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城市的理念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渗透到村庄的每个角落,每逢春节,返乡的人们都在谈论着在哪打工,赚多少钱,这会给滞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以无形的心理压力;农民在辛苦一辈子之后,要用毕生积蓄到县城去买房子,才能为儿女张罗好婚事;由于敦育资源的集中和收缩,村里人要到县城去租住,目的是为了照顾好在那读书的子女。抛弃农村,已成为一种强烈的愿望和无奈的选择。

一、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体面就业指的是就业不仅是获得一份工作,而且是获得一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和得到尊重的职位。也就是说,一份体面的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发挥劳动技能、实现身心愉悦、得到他人承认的途径。拿这个定义与我国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其差距大得离谱。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指出“愚、穷、弱、私”是中国农村农民问题的集中表现;在本世纪初,还有学者感叹“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因此,要想使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我们必须从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业太弱的真实情况出发,摸清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要件,才能把农民塑造成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并得到别人尊重的职业。   

1、农业应具有较高的经营收益。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分配不均是造成社会成员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资源排在第一位。在中国的十大社会阶层中,农业劳动者阶层因占有极其少量的经济资源(指承包地等生产资料)或文化资源而位列第九。但就在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来说,农业劳动者阶层每月仅有162.66元的收入,甚至低于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276.60元的收入水平,在收入方面成为名符其实的最后一个阶层。因此,在收入方面农业劳动者的职业声望不高,农民还不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这是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过度转移的首要诱因。但是,农业经营收益低、农民职业声望差并非铁律。例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中,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劳动力“逆城市化”流动现象,包括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次回流、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次回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等。在这几次回流和运动过程中,农村成了社会稳定的蓄水池,农民成了相对体面的职业,农业成了维持生计的兜底产业。再如,我国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或休闲农业搞得比较好的村庄,像江阴的华西村、临颍的南街村、成都的红砂村等,村庄环境优美,村民收入较高,甚至引起了城市人的羡慕和赞叹。因此,农民要想成为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农业就必须就有较高的经营收益,这里的农业不仅仅指狭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还包括与之关联的加工业、服务业和休闲产业。并且,伴随着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农业经营收益提高有很大的希望和空间。

2、农村应具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农民这一职业的特征就是“脏、累、差”,其中太脏和太差的原因就是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够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不上。有些农村农业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农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比较差,只管室内不管室外,“屋里现代化、门外脏乱差”;有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长期存在欠账,“垃圾只能靠风刮、污水只能等蒸发”;有些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足,小娃娃读书要到10多公里的镇上或县上,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事故频发;有些农村缺乏必要的商业和娱乐设施,年轻人回到农村后感到无所适从。据笔者对四川省2496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研,乡村本土供给的精神文化产品单一匮乏、市场化供给的精神文化产品价格企高、社区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与新生代农民工需求错位等问题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掣肘。对于80后、90后的返乡农民工来说,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耳濡目染,他们在心灵深处渴望有一个干净、便捷、体面的生活环境,可是农村“脏、乱、差”的残酷现实却大大打击了他们的返乡创业热情。另据有关高校对河南省大学生村官生活情况和工作情况的调研,大学生村官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烦恼和说不清楚的占17%,表示满意的占16%,表示已经习惯的占40%的,还有27%的人在适应。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并且愿意扎根农村、继续留在村里做事情的仅占37%。由此可见,要想留住人才,使在农村工作和生活成为一件体面的事情,就必须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一个美丽、便捷、现代化的新农村。

3、农民应承担较轻的体力劳动。农业生产劳动的特性就是实现人与土地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们要同大自然直接接触,利用土地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农业生产劳动的大部分环节,如耕地、播种、除草、施肥、收割、采摘、打谷、晒干、嫁接、修枝等都是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劳动的。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耕地、播种、收割、晾晒等环节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畜力,南方的“双抢”和北方的麦收时节也是农民最为紧张最为劳碌的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以后,在适合机械化耕作的区域,如华北东北的小麦--玉米产区,农民的劳动辛苦程度大大下降,因为很多环节都可以交给社会化收割播种组织来完成;但资本密集型的果蔬种植、牛羊养殖等行业,很多环节还需要手工劳作来完成。在南方的盆地、丘陵、坡地、山区,田地小而分散,大型机械化收割设备很难得到应用,不少农作环节仍靠人力来完成,这里的农作辛苦程度就比北方大得多。因此,总体上来看,当前农民仍需承担较多的体力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场景在一定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诱因。不少种植大户表示,现在没啥其他手艺的,才会回家种田,有本事的人,都在城市打工,以后肯定不会让儿子种田。不少年轻人即使在家务农的收入高于外出务工收入,他们还是愿意选择到外边去看看,因为呆在家里务农总有一种被别人瞧不起的感觉。

二、农民还不是一种体面职业的政治经济学原因

农民还不是一种体面的职业,其表面原因似乎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生活环境差、农民体力劳动太繁重,但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由于政治经济学上所讲的“三大差别”所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脑之间还存在严重的差别和对立,民还没有富足发达到如此程度,即把居住在广袤的乡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事着最简单的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化当成一种享受和快乐,反而会把它当成一种负担和枷锁。工业化、城市化导向的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又固化和加重了这种观念,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当一个农民还不是一份十分体面的职业。

1、工农差别依然存在,农业还不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和农业、工人和农民之间还存着一定的对立和差别。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存在着新形式的“剪刀差”、农村的产业链条还远远没有延伸到工业和服务业。这些都造成农村居民纯收入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消除工农差别的手段,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乡村工业化,让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地从事非农产业,让城市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地平衡分布。“我们必须让农民看到,电气化将把城乡连接起来,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就能消灭城乡间的悬殊现象,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甚至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组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探索中也设想,可以在人民公社内部,使工农商学兵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密切配合和迅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在农村兴建成千上万的小工厂,创办大量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等集体福利事业,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等,使广大农民“亦工亦农、工农并举”,再也不愁吃愁喝,再也不为柴米油盐而操劳。但是客观上,工农差别的消除要靠所有制结构的变革,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旧的分工方式的消解为前提,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人口、资源,技术水平的限制,工业化进程还没有推进到广袤的村,农民和工人的收入水平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工农差别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农业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下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

    2、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农村还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家园。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但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往往成为被遗弃的场所。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还没有成为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美丽家园。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还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引起的城乡对立所致,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城市集中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乡村却是隔绝和分散。“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成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上变成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而要想消除城乡对立就必须首先消灭私有制,消除旧的社会分工,进行工种变化,提高劳动者素质来让大家共同享受集体创造出来的福利。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探索中也提出,随着人民公社内部粮食产量的增长,可以把现有的农作物耕地面积逐步缩减到例如三分之一左右,而以其余一部分土地实行轮休,种牧草、肥田草,另一部分土地植树造林,挖湖蓄水,在平地、上山和水面都可以种上万紫千红的观赏作物,实行大地园林化,改造自然环境,美化全中国。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还没有消灭私有制,消除旧有的社会分工,粮食产量也没有多到三分之一的土地可以拿来绿化的地步,因此城乡之间的生产差别、生活差别、环境差别、公共服务差别还将长期存在,农村还没有成为数亿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3、体脑差别依然存在,体力劳动还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认为,劳动应该是人类自发性的活动,应该是愉悦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本质完全被异化了,它不仅体现为工人被劳动对象所奴役,越劳动越贫穷,而且体现为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的分离和破坏上。“这样,它同时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这就是说,集中在工业城市的劳动者,生活在拥挤肮脏和缺乏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农村劳动者与作为文化中心的城市隔绝,精神生活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整日从事乏味体力劳动的农民,没有一点精神文化生活相伴,劳动的快乐和愉悦又从何谈起呢?而消除这种劳动异化和分工固化办法,马克思认为可以在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民还不可能超越社会分工,做到根据自己的喜好成为猎人、渔夫或批判者;但是长期从事一种单调的农作劳动,且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条件下,体力劳动怎么都算不上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也是大量年轻人急于逃离农村的重要原因。

三、培育新型农民实现体面就业的政策建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差别”虽然不可能马上消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在不断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和创新增收方式过程中,体会田园风光的优美、享受体力劳动的快乐、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进而在广袤的农村找到自己的理想,实现相对体面的就业。

1、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家园中实现体面就业。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富兰克林·H·金前来中国考察农业,回国后对东亚传统农业生产方法称赞有加,那就是东亚国家的农业是一种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它以大量施用有机肥料、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套种农作物等方式保持土壤肥沃并养活了众多人口,因此他认为该地区的农业当之无愧地是最具有发展意义、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产业。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居民,在反思城市化带来的各种弊病之后,也梦想在乡村有一块自己的田地,能够在工作之余到绿水青山中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能够产生这种梦想的居民,要么是收入较高,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又衍生出生态需求;要么是文化程度较高,渴望自由全面发展,早日过上“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而广大的农村居民,囿于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的限制,目前还不大可能把生活环境较差的农村当成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要想让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实现生活方式在更高水平上的复归,我们就必须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使他们热爱浓浓的乡土文化,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保护好身边的绿水青山,在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家园中实现体面就业。这首先需要我们加大舆论宣传,鼓励农村大学生、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创业就业,为农村积累起充足的文化资本;其次需要加强对农村内部知识分子和青年人才的培育,使他们掌握利用乡土生态资源过上幸福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再次需要政府加大村农村公共品供给力度,确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成为文化青年愿意安身立命的地方;最后需要我们探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实现机制,突破允许农村人向城市单向流动而不允许城市人向农村双向流动的限制,引导城市资金到农村去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培育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发展装备农业在享受劳动愉悦中实现体面就业。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的一种生活需要。在古典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农业劳动不仅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提供身体强壮士兵的重要基地,应该说,从事少量的体力劳动不仅可以缓解脑力劳动紧张,而且可以使身体变得更为健康。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农民会把农业劳动当成一件苦差事,想尽办法都要逃离农村?其原因一是在于农业劳动是一件持续的体力劳动,一年到头都在干这件事情就是负担而非乐趣了;另一方面在于农业劳动是一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流泪流汗腰酸背痛是少不了的。因此,要想使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发展装备农业,走以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必然的。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培育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使他们在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过程中,降低劳动强度,享受劳动愉悦,实现增收致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加大农机补贴支持力度,增强补贴政策瞄准精度,提高青年农民农业生产时的装备技术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降低农资价格和服务价格,便利新型农民的农业生产过程;最后是试办体验农业和休闲农业,以开心农场、开心庄园等形式,让城乡居民在利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提高新型农民的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

3、培育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发展品牌农业创新增收方式中实现体面就业。现阶段工农差别依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困,就在于工业品价格较高,农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品价格较高的原因除了和劳动生产率相关外,还在于工业品销售市场是一个垄断市场或不完全竞争市场,工业品之间的差异和不可替代性导致了其垄断高价;但农产品销售市场类似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不同农户生产的小麦、玉米、稻米等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消费者购买时的替代选择非常多,因此普通产品一般卖不上高价。为了改善工农业收入长期倒挂局面,我们必须培育会经营的新型民,在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实现增收;在培育品牌农业,提高产品差异性和附加值中实现致富;在开发多功能业,延伸第一产业链条至二三产业中实现富裕。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握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现实情况,积极探索村耕地有效流转的方式方法,从农村内部培育热爱土地、喜欢农业的家庭场主,走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国特色家庭农场之路。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创立品牌农业、发展品牌农业、保护品牌农业,大力建设农产品基地,打造标准品牌、产地品牌和全程可追溯品牌,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知名度和附加值,使新型农民在稳步增收的过程中实现体面就业。同时,要加强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观光基地,推进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更高层次的工农并举和城乡互动。

 

摘自《现代经济讨论》2014年第8

 

 

决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决策:
  • 下一个决策:
  •  

      

    Copyright © 2003 - 2023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话:0374-2965381
    豫ICP备15012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