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阅第十六期》  文化民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探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603  更新时间:2014/8/25 16:53:2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16

(总第239期)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二O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文化民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探索

郭新茹   韩顺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转向趋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更是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转向的正式确立。特别是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率先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随之,率先实现现代化也被历史性地推上前台。如何把现代化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转向的大趋势结合起来,是当前面对的一个紧要问题。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无可否认。文化生活是民生幸福的重要源泉。因此,文化也是民生。关注文化民生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转向与现代化实现之间相互对接的时代要求,也是文化现代化的核心。未来,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民生”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且对全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一、文化民生的理论透视

民生问题是许多国家与政府一贯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改革也好,建设也罢,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民生,是为人民谋福祉。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涉及一系列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问题。

1、文化乃民生之魂

民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温饱和安全都没有保障的条件下,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民生关注的重点。这时,文化是奢侈品,民生与文化的距离较远。但随着人们的消费趋向从物质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的转变,这时民生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大,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更应将精神文化等高层面的东西吸纳进来。在此阶段,民生建设的内涵需要拓展,需要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即关注文化民生。在此过程中,如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就是文化创新工作中所面临的民生课题。

文化为人所创造,文化为人而存在,文化与民生有着天然的联系。社会越进步,人们越是需要通过优秀文化启迪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心见智。文化元素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可以说,文化不仅是民生之需,更是民生之魂。

2、文化民生是一种基本权益

从消费需求领域看,文化民生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连在一起的。与此同时,文化民生相应地成了一种基本的权益,即文化权益,如果说物质需求是人民所具有的生存权的话,那么文化权益就是人民所必备的发展权。发展权的保障才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使人全面发展。

文化民生作为人民“文化生存”条件,包含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与文化权益两方面的内容。人民一方面通过展示与发挥个人才能加入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创造领域;另一方面其所创造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拥有了不受损失与侵犯的权利。具体而言,文化权益包括:文化消费的权利、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选择的权利、文化传播的权利、文化批评的权利等等。而文化消费的权利是基础和关键,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3、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民生与文化建设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文化建设是文化民生的实现方式。文化民生明确了文化建设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具有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与文化创造成果最终享有者与受益者的多重身份,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最终要以文化民生为检验标准。文化建设只有自觉地安放在民生的本位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从大众生活层面来讲,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民生系列工程,让民众能充分体验到文化生活的愉悦与美好,能在健康的文化氛围接受各种文化、艺术熏陶。

从长远来看,文化建设与文化民生的结合,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比经济和政治更为深刻与持久的影响。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仍然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党和政府对这个目标的认识非常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为重心。中共十七大以来,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反映了党和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文化民生理念。

二、文化民生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切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何传启把当今中国的现代化目标称为第二次现代化。相对第一次以加快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第二次现代化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所以,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发展目标。当今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不断提高为标志,推动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革。总体上,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尤其是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有着复杂的联结。这里着重剖析文化民生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关系。

1、文化民生与经济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从广义上讲,经济现代化是指经济发展包括总量增长和结构演化的连续不断的过程。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经济发展过程基本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包括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部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波特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并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次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依靠廉价的资源作为发展动力的要素驱动阶段,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投资驱动阶段,以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带来的利润为特征的创新驱动阶段。人们对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及非生产性活动需求显著增加的财富驱动阶段。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化本身反映了经济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显然,不论是从要素驱动到财富驱动,还是从高额消费阶段到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生产和消费日益“文化化”,最终促使文化经济的形成。因此,文化经济的出现与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是相符合的。

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文化民生表现为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被满足,以及由此引致的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人民生活消费结构将有较大的调整,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30%以下,文化消费支出将占到个人生活消费总支出的20%以上。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人均GDP即已达到3603美元,2013年达到6767美元。因此,消费结构的优化并由此带来的人民精神文化产品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必然提升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早在2000年,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文化产业当做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我国自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目标以来,文化产业已经从萌芽发展期进入了快速成长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807l亿元,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现实告诉我们,要获得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再继续忽视文化“GDP”了。

以文化民生为己任的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工业设计、影视动画、图书出版、演艺娱乐、艺术品经营等文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成为带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二是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通过将创意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在传统产业物质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推广的两端,可以增加它们的文化含量,从而提升其产品附加值。三是带动科技创新。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融合性强,故发展文化产业对科技创新具有驱动作用,能够增强高新技术的研发动力。比如,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在拓展高新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力量。

2、文化民生与社会现代化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建设中居于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妥善处理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建设必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文化民生的出现为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分化速度的增加,利益格局差距的不断加深,新的社会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这些矛盾的存在,除了经济因素之外,不同层级人们的安身立命之道没有很好地解决,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民生的现代社会处境看,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大的工作强度都加重了人的心理负荷,给人们带来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这些精神困境只能通过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来缓解,凭借自身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来疗治。党和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异化现象,开始关注文化建设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文化民生是文化问题,也是特殊的社会问题。

从民生的共建共享过程看,文化民生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现在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以后,人的幸福感降低了呢?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社会的文化发展出现了失衡。与经济相比,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优化人的存在价值是其根本使命。只有发展文化民生,才能使我们摆脱精神危机,从而保持和不断增加幸福感。由此看来,文化民生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人们占有和享受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参数。

3、文化民生与生态现代化

生态文明是实现现代化的环境基础。只有当生态理性逐渐由个体意识变成人们的普遍意识时,生态危机才有可能被避免,生态效益才有可能被最大化,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理性本身属于文化层面的事物,所以说,文化与生态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价值观是存在生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是推进生态领域文化变革的科学路径。在此前提下,将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统一起来,即把生态建设与文化民生建设结合起来。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在强大的物质欲刺激下,必然会加剧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更多资源的欲望,从而不可避免地使自然环境受到更大的破坏与污染。只有发展文化民生,通过适当引导,将人类发展壮大起来的欲望进行合理“分流”。使其不再片面地一味追求高污染、高能耗的物质财富的占有,而把生活的需要与兴趣转向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领域。一旦人们的生活欲望发生这种“分流”,便会使物质欲望减弱减少,就有效遏制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因此,重视文化民生有助于遏制和调整人们过高过强过多的物质欲望,使之趋于合理化、理性化,由此有助于减少人们由于物质欲望过于强烈所产生的焦虑、不安,使心灵趋于安静愉悦,而这正是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所以,重视文化民生不但有利于生态建设,更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微观操作层面上,由文化民生所致的文化产业与生态建设是一致的。按照环境时代的要求安排和进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就应当把文化产业作为“时代产业”。只有将文化产业放到“时代产业”的战略高度上时,才能较为顺利地解决或者有效地缓解环境时代所突显的问题。事实上,文化产业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角度都属于节能、低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从生产角度看,文化产业对土地、淡水、能源和林木等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有限的,文化产业所需要大量投入的资源是可循环利用和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相对很少,属于有代表性的“无烟工业”。尤其进入数字化时代后,数字化制作、电影和电视等产业的制作、发行等节约了大量成本和资源,减少了造纸业带来的污染。从消费角度看,大多数文化产品的消费属于精神性消费品,因此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也相对较少,且很多文化消费品可以循环利用。

三、现代化视角下的文化民生建设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如何创新文化发展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过程中如何坚守文化阵地.社会转型和社会管理中如何关注文化心态,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中如何激励文化创造等,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民生问题。文化民生路向的把握,不仅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还关系着能否利用我国文化的优势,因势利导,将整个社会的发展引导至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来。因此,在率先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亟需通过文化民生的路径去探索。那么,如何使文化民生惠泽民众,提升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文化民生。

1、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

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指人民群众具有文化消费的愿意,另一方面指人民群众有能力消费文化,包括金钱和艺术鉴赏方面的能力。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消费市场潜力的大小。只有拥有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才能发挥文化带动经济的功能,才能用文化推动现代化建设。具体手段如下: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理念、引导建立先进的文化消费模式、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等。

2、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

文化建设有责任引领社会思潮,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人民提供精神支撑。精神信仰对个体来讲,就是是否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对整个社会来讲,主要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成为共识并被大多数人所积极践行。精神信仰涉及到文化观念的问题,而文化观念关乎人民群众的安身立命之道,关乎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状态表现为:精神状态的愉悦程度、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个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等。

3、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是一种发展权,任何人都存在更高的文化需求,并寻求文化需求的满足,该过程同步于个人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提升。因此,文化权利是人权的重要构成部分,这种权利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和法律保护。但任何文化权利都不能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不能影响他人的文化权利。在消费知识化条件下,要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协调,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文化权益,推进文化民生的良性循环发展。

4、提升文化设施和产品的供给能力

提升文化供给能力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或文化事业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力等方面。二是通过创新各种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产品市场。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传播载体、新的生产方式、较高的产值比重、灵活的服务模式、较强的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文化贸易等。(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副教授)

 

摘自《现代经济讨论》2014年第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