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信息查询
服务平台
许昌科技大市场
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公共管理
服务平台
人才引进及技术转移
服务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
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
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欢迎访问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科普知识 > 正文
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出舱!再创太空漫步传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65    更新时间:2021/7/7         ★★★

 当“天和”核心舱的气闸舱门缓缓开启,刘伯明通过出舱口进入太空的时候,他一定回想起了13年前递交那一面小小的国旗给队友翟志刚的时刻。

  我们都知道,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是翟志刚,而这“第二人”的称号,就是刘伯明,尽管当时他仅仅是半个身子探出了舱外,并没有像翟志刚一样,将自己浸没在太空中。13年后的今天,他终于得偿所愿,拥抱这壮丽的宇宙。

  “哇,这外头太漂亮了。”刘伯明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神舟七号”任务中,画面中央半身探出舱外者即为刘伯明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神舟十二号”任务中,刘伯明漫步太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按照任务规划,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航天员将实现两次太空行走,测试人-机械臂协同工作。按照中国航天一如既往的“老带新”原则,在“神舟七号”实现出舱活动的刘伯明作为舱外活动主力,带领新成员汤洪波出舱,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事情。

  细心的人们一定能回想起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航天员们开始“天地通话”之前,航天员们在核心舱内的忙碌景象,而汤洪波和刘伯明当时正在组装舱外服。

  

  在节点舱内组装航天服的刘伯明、汤洪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一切与2008年9月26号的那个下午如此相似,同样是舱内,同样是组装航天服,同样是刘伯明担任航天服组装的主操作手,但一切又如此不同。直径2.8米的节点舱内部空间比“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更加宽敞,让航天服的组装更加方便;而且,此次刘伯明组装的是自行研制的“飞天II代”航天服,已经不是13年前从俄罗斯进口的那套“海鹰”了。翟志刚穿着“飞天”航天服出舱之后的13年间,我们的航天服也没有在原地踏步,不断迭代,推陈出新,到了今天已经发展出了第二代。它们是“微型宇宙飞船”,保障着两位航天员在今天出舱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它自带的环控生保系统将处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提供航天员需要的氧气;它内置的液冷管道将不断进行换热,阳光的炽烈,太空的冷暗都不能令航天员的体温变动半度;它绵密多层的织物将隔绝航天员与太空,同时还能抵挡微陨星的高速撞击,所谓“天衣无缝”,莫过如此。

  

  两代“飞天”航天服(左图:由笔者摄于中国科技馆,右图:中国航天报)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代的“飞天”航天服已经与第一代“飞天”航天服迥然不同:它的头部变得更方了,里面加开了一道“天窗”,便于仰视;头部两侧的照明灯与摄像头进一步实现了集成,整体安置在头部,便于安装;经过改进过的金属关节与加压手套令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操作更加灵活、更加精密;航天服的蓝色条带显得更加灵动飘逸,展现了别具一格的美感……当然,为了作出区分,另一套航天服的条带是红色的。自古红蓝出CP,在太空,我们也实现了“红蓝融合”。

  当然,受限于体积,航天服提供的维生时长是有限的,仅有6-8个小时,但足够我们的两位航天员完成很多任务了。

  我们曾经通过国际空间站的慢直播,从400公里高空看到地球的风云变幻,昼夜变迁,相机扫过之处,皆为人类生活的世界。如今我们的航天员也将出舱调整全景相机的位置,避开空间站外部组件的遮挡。在未来的几次出舱活动中,其它的全景相机位置也将陆续调整,我们也将通过自己的相机,多角度不间断地俯视这美丽的星球。

  为了让之后的出舱活动更加顺利,航天员还将提前设置好一系列辅助设备与工具,以备后来者使用,一如登山的先驱留下导航的路标。未来的太空漫步者将借助这些工具,完成更多的后续任务。此次安装在机械臂上的脚限位器将能牢牢固定航天员的双脚,借助机械臂的力量,航天员活动的范围能够更大,航天员行动的速度能够更快,航天员机动的目标能够更准。这是太空中的“飞天”之舞,倘若敦煌的古代画师看到今天的这一幕,或许又会迸发出新的灵感。

  

  航天员在安装脚限位器(红框处,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太空的环境与地面迥然不同,不同的材料暴露在太空中会产生什么变化?生物体在太空环境下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在太空中能获得什么新的发现?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在舱外安装一系列小型暴露载荷平台,这些平台将由航天员出舱实现放置与回收。不过暴露载荷平台目前还安装在“问天”与“梦天”两个实验舱上,它们将在明年航向太空。

  而再过几年,我们将发射共轨飞行的“巡天”太空望远镜,每过一段时间,它都将靠近“天宫”空间站,我们的航天员也将出舱予以维护。自然,如果“天宫”空间站有什么需要更换的组件,我们也将继续“太空行走”。

  随着朝阳的升起,刘伯明、汤洪波整装出发,开启了气闸。停滞了13年的中国航天员出舱时长继续不断增长,核心舱内的指令长聂海胜紧张地调整着机械臂,三人乘组的配合一如地面上一般默契。数个小时的出舱时长已然大大超过“神舟七号”的十几分钟,而这数个小时背后所蕴含着的,则是“神州十二号”乘组在太空中数天辛勤的劳动,是全体航天员数月辛劳的训练,是全国航天人们数年甚至数十年辛艰的奋斗。

  有道是——

  奋发有为十三载,再创太空漫步传奇。

  逐梦不已三十年,续写载人航天新篇。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3 - 2023 许昌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话:0374-2965381
    豫ICP备15012589号